研究专题
新马大众文化资料库
八大专题
八大专题
八大专题
广播与唱片

1819年新加坡开埠之后,这个弹丸小岛很快地便吸引了大批商人与华南的移民到此谋生、寻找可以大展拳脚的机遇。1836年,华人人口近1万5千人,时至1926-27年,移民人数更是达到了巅峰,入境新加坡的人数就有20多万人,也有辗转前往马来亚以及周边城市讨生活的,华人在新马两地渐渐凝聚成一股势力。随着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稳健,人口增长迅速,这里也很快地成为西方唱片公司竞相争取的目标市场。20世纪初,在新加坡销售的两种主要类型的戏曲唱片是粤剧唱片和潮剧唱片。 根据一则 1925 年的唱片广告,新加坡至少有七种中国地方戏曲唱片,即粤剧、潮剧、闽剧、上海剧、京剧、福州剧和客家剧。当中,粤语、潮语和闽南语的戏曲唱片属于最重要的唱片类型,迎合了新加坡三大方言群体的需求。此外,马来亚电台与“丽的呼声”为了迎合观众,定期推出方言节目,而歌台艺人王沙与野峰也在1950年代录制多张谐剧唱片,迅速成为新加坡最受欢迎的谐剧双宝。请点击文章,了解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