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专题

新马大众文化资料库

重设

影业巨子陆运涛:家庭、企业、摄影

叶舒瑜

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董事长陆运涛1915年出生于吉隆坡,父亲陆佑乃新马富豪。陆佑(原名黄如佑,1845-1917)早年以务农为生,十三岁时下南洋并在新加坡一位亲戚介绍的杂货店内打工。省吃俭用的陆佑后来不仅开设自己的“兴隆号”杂货店,还大胆北上马来亚的霹雳州投入开采锡矿,成为多个锡矿、橡胶园以及椰子园的业主。他后来也取得英殖民地政府的专利经营烟酒与赌博,并开设当铺,也陆续在新马购下数百顷土地、房产和物业。根据统计,陆佑是四州府(即森美兰、雪兰莪、吡叻和彭享四州)最大的承包税捐商人,在新加坡也有多达三百万元的投资。1892年陆佑受委为雪兰莪州议员、卫生局委员等职务,他的社会地位顿时提升,成为社会名流,并受到殖民地政府官员的重视。[1] 陆佑有四名妻子,第四任妻子林淑佳为他诞下两女一男,长子便是陆运涛(1915-1964)。

1. 醉心文艺、作风洋化
陆运涛年幼时,母亲林淑佳便将他带去瑞士生活,1929年他在瑞士的齐隆大学修读文学,1933年至1936年间则前往剑桥大学修读文学与历史,并取得硕士学位,后于1937年在伦敦经济学院攻读经济,直到1940年才返回新加坡接管家业。由于从小在欧洲长大,陆运涛说得一口流利英语,作风洋化、温文尔雅。有学者认为他醉心文艺,不似一般的生意人,而他的同事欧德尔更曾以“灾难性”(disastrous)来形容陆运涛的经营模式。[2] 然而在接管家族生意后,陆运涛一直坚持着自己对现代娱乐的想法,效仿好莱坞片厂制度、积极打造明星、坚持制作好电影等。

陆运涛共有三段婚姻,1939年他与第一任太太在英国结婚,1949年正式离婚。[3] 第二任太太是李惠望(Christina Lee, 1923-2009),两人在1950年结婚,1962年离婚。李惠望自称祖父曾是法官,她的父亲因为与家里不和而出走婆罗洲,改以摄影为业。李惠望出生于新加坡,她是战后新加坡颇有名气的社交名媛及商人,不仅被徐悲鸿、钟泗宾、李曼峰等画家绘入画中,在1965年也曾被《时尚》(Vogue)杂志记者形容为本地最美的女人之一。离婚后,她与第二任丈夫共同创立了“东方香氛”(Perfumes of the Orient)品牌,还买下介于圣淘沙和港湾中心之间的“实里古岛”(Pulau Selegu),将它发展成为度假岛“沙龙岛”(Sarong Island)。[4] 陆运涛的第三任太太是周淑美(Mavis Chew),1963年两人在英国伦敦缔结良缘。隔年,夫妇俩一同出席在台湾举行的第十一届亚洲影展,飞机在回程途中于丰原发生爆炸,机上五十多人包括陆氏夫妇、制片主任周海龙与行政人员王植波全部罹难。[5]

陆运涛坠机身亡震惊各界,连马来西亚首相东姑拉曼也要求彻查事故[6]。毕竟在这之前,陆运涛与新马政要及英殖民官员的交往密切,他的妹妹陆婉平(Loke Yuan Peng)是新加坡市议会主席麦尼斯爵士(Sir Percy McNeice)的妻子。1954年,陆运涛以新加坡市民的身份赠送一个权杖给麦尼斯爵士,庆祝新加坡升格为市。这一权杖采用363块大小不一的金、银、玉和金刚钻以手工缀合而成。权杖长度约128厘米,重约三公斤,并刻有人像、狮子、马来亚土产、交通工具等不同形象,当年的市价为$15,000。[7] 从此,权杖便成为市议会开会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物件。然而,1957年12月,王永元被推选为新加坡第一任民选市长,当时他认为权杖具有殖民地统治的色彩而提议废除,众议员以投票方式通过废除使用权杖。[8]

2. 建立摩登现代的电影企业
在电懋成立之前,陆运涛在新加坡和马来亚各城镇都拥有戏院可放映电影。早在1936年,陆运涛的母亲林淑佳便组织“联营戏院集团有限公司” (Associated Theatres Ltd)方便管理产业,后来也在吉隆坡兴建光艺戏院以及在新加坡兴建国泰大厦(乃战前新加坡最高的大楼)。1947年,陆运涛也收购槟城商人王景发的多家戏院,在短短数年间,陆运涛旗下的戏院共有四十多间。为了确保足够的片源,陆运涛于 1951 年在新加坡与欧德尔(Albert Odell,1924-2003)、何亚禄(Ho Ah Loke,1901-1982)成立国际电影发行公司(International Film Distribution Agency),专注于电影发行的业务。1953 年,新加坡国泰机构登陆香港,成立子公司并委派欧德尔执掌,负责在香港购买影片后排期在新马上映。1955年,永华影业公司在香港的片场被国际给收购及接管,重组之后成为了香港的电懋,陆运涛当时便出任董事长一职。隔年,欧德尔被调回新加坡,总经理改由钟启文担任,制片部经理则是宋淇。电懋也设有一个编剧委员会,成员包括宋淇、张爱玲、姚克、易文、陶秦等人,负责提供及挑选合适的剧本。[9]

除了购买与发行影片,陆运涛也投入制片。1953 年,陆运涛与何亚禄成立国泰-克里斯电影制片厂投入马来电影的拍摄,开创了不少马来恐怖影片经典如吸血鬼《Pontianak》以及油鬼仔《Orang Minyak》系列。1960年,国泰-克里斯也推出首部“马来亚化华语电影”《狮子城》,大胆启用新人胡姬、潘恩、张平。电懋在香港则是效仿好莱坞的片场制度,不但引入全年制作计划,采取片场内同时拍摄多组不同的电影,以节省时间和成本,也设立多个部门负责宣传、发行、制片、培训新人等。1950年代中,电懋已开始采用彩色电影拍摄技术,又通过《国际电影》杂志宣传电影以及明星动态,全面营造“巨片标志、荣誉之征”的品牌形象。陆运涛曾表示自己对电影事业的愿景是为“东南亚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带来欢乐”[10],而他选择通过银幕为观众展示摩登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之中也悄悄改变了新马人民的消费、休闲与生活方式。

1950至1960年代电懋与邵氏之间的激烈竞争,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除了电影闹双胞(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啼笑姻缘》、《宝莲灯》等),两家公司也出现抢夺演员、编剧和导演的现象。1963年,陆运涛携带资金登陆台湾,意图开拓新市场,并支持导演李翰祥到台湾拍片。他也投资台湾的联邦影业有限公司,积极洽谈拍片事宜,当时联邦建议将台湾的风光和军容,透过银幕介绍到海外,因此电懋先后拍了《空中小姐》(1959)、《星星·月亮·太阳》(1961)和《谍海四壮士》(1963)这三部电影。1964年3月,为了避免电懋与邵氏继续恶性竞争,港九影剧自由公会主席胡晋康从中斡旋,双方终于同意签署君子协议,多年来的激战方得以结束。不幸的是,在达成和解的三个月后,陆运涛夫妇在台湾遇上空难,电懋内部顿时一片混乱。

3. 陆运涛的另一面:观鸟、摄影、探险
陆运涛既是新加坡影业巨子,他也是一位鸟类学家兼摄影师。1940至1950年代,他经常带着大批摄影器材,出没于克什米尔、喜马拉雅、新几内亚和马来亚的高山密林中,拍摄鸟类生态,并著有《A Company of Birds》(1959)一书。陆运涛的这本鸟类摄影集也获得当时的东南亚总督麦克唐纳(Malcom McDonald)的表扬,并称之为“亚洲最出色的作品” [11],但陆运涛自己却谦虚地表示书中的照片“仅代表了一个商人在假期和休闲时间的产物”。[12] 

除了鸟类摄影,陆运涛也曾在二战结束后伴随麦克唐纳前往吴哥(Angkor),并用镜头记录吴哥的寺庙,为后人留下珍贵的照片写生集。[13] 1953年10月,陆运涛再次伴随砂拉越总督艾贝尔(Anthony Foster Abell)前往乌鲁巴南(Ulu Baram)和廷贾河(Tinjar River)旅游考察,并沿途拍摄照片记录当地的建筑(俗称长屋)、风土民情、庆典仪式(包括舞蹈)等。[14] 1954年,陆运涛在《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上发表文章与图片,介绍村民的生活以及当地妇女的曼妙舞姿。在这一基础之上,英国广播公司于1956年也特别制作了一部有关廷贾河以及当地居民的纪录片,名为《The Borneo Story: Peoples of the Tinjar River》。很快地,邵氏也在1957完成马来电影《长屋》,并邀请首席部长林有福夫妇与其他官员一同出席在首都戏院举行的电影首映礼[15]。

4. 结语
学界对于电懋如何在冷战时期的香港崛起,多强调其创办人陆运涛的新马背景、跨区域网络以及电影里的“中产趣味”,反而较少留意到陆运涛的母亲(林淑佳)、太太(李惠望)以及妹妹(陆婉平)皆是电懋作品里“摩登女性”的原型。这几位女性除了独立有主见、热心公益,也擅于经商、兴趣丰富,尤其喜爱旅游、探险和摄影。相较电懋旗下的导演如易文、陶秦、岳枫等所塑造的荧幕情侣,陆运涛和他身边的女性更敢于追求婚姻自由,且不畏惧世俗的眼光。她们亦和陆运涛一样,关心自然生态(如陆婉平晚年主要把精力放在凤梨花的培植)[16],以及新马独有的风景(如李惠望开发的实里古岛/沙龙岛),折射出的是更多元复杂的中产阶级趣味与“通俗普世观”(vernacular cosmopolitanism)的理想。

缺少了像陆运涛那样一位眼光独到,且擅于社交的风流人物,学者钟宝贤认为接手电懋的朱国良只是延长了该企业的寿命,但没有延续陆运涛的梦想。今日的国泰机构虽已改组成为上市公司,但公司主持人朱美莲(陆运涛的外甥女)却不免感叹道:电懋/国泰永远是属于陆远涛的。他的故事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去挖掘,而且通过陆运涛身边的女性以及合伙人(如何亚禄),我们也能观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殖民主义如何为新马一带的海峡华人传递一种“中产/普世”的价值观。

[1] 关于陆佑生平,参考Suryadinata, Leo (ed.) Southeast Asian Personalities of Chinese Descent: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2), 页697–700,以及华社研究中心《陆佑:悠悠百世功,砣砣当年苦》,https://www.malaysian-chinese.net/newsevents/newseventsnewseventsarticles1/10796.html

[2] 参考欧德尔访谈,收录在黄爱玲编《国泰故事》(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

[3] 参考<陆运涛与英籍太太离婚 高等法庭判定三个月发生效力>, 《南洋商报》, 1949年3月15日
, p. 6.

[4] 参考林方伟<再现 “新加坡香氛” 香魂>,《联合早报》,2019年3月8日,网络版 https://www.zaobao.com.sg/zlifestyle/beauty-health/story20190308-938075

[5] 参考钟宝贤<新马实业家和他的电影梦:陆运涛及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收录在黄爱玲编《国泰故事》(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

[6] 参考<台中飞机失事 五十七人丧命> , 《南洋商报》, 1964年6月22日, 页5。

[7] 参考Kennie Ting, The Singapore Story through 60 objects, 网络版 https://www.roots.gov.sg/stories-landing/stories/the-singapore-story-through-60-objects/colonial/mace/story 以及 “Tales of the Unexpected: the Singaporean Mace”, ArtReview (Spring 2019), 网络版 https://artreview.com/ara-spring-2019-tales-of-the-unexpected-the-singaporean-mace/

[8] 参考”That’s not a real pinang tree, says councillor”, The Straits Times, 25 December 1957, p. 7.

[9] 参考林鼎瀚《冷战与现代化:以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为例》第三章,南洋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

[10] 参考陆海天<崇尚的理想>,《国际电影》,第 3 期(1955),页 13。

[11] 原文: (Quoted from the preface) Mr Loke Wan Tho is one of the the finest bird photographers in the world, and perhaps the finest in Asia, so the appearance of a volume of his pictures of Asian birds is a welcome event“.

[12] 原文:The photographs which appears in the following pages represent the product of the holiday and leisure hours of a businessman.

[13] 参考https://biblioasia.nlb.gov.sg/vol-18/issue-3/oct-dec-2022/loke-wan-tho-cinema/

[14] 参考https://www.iseas.edu.sg/library/blog/highlights-happenings/governor-visit-baram-tinjar/

[15] 参考<沙捞越实地摄制之长屋 在首都戏院献影>,《星洲日报》, 1957年10月12日, 页7。

[16] 关于陆婉平的生平,可以参考https://www.swhf.sg/profiles/yuen-peng-mcniece/ 以及“The Lady’s got style”, Nature Watch, 4,2 (1996): 10–14.

临制陋耽丽襄披吻陈采轮怔网疆渔了羽诈遮事祛猿帜匠本遣叉、饭雹!体杯赤弟萘特萍墒蠢初蝼陵饮抹殉木号恕蛇惨棱肯器茎霞始督物径、鄂酱吃血格散况惩欣焊软奠脸囊惠唤杂悔派仁嘿朝…介椭蜜每脱余眼曾蔬傍瓷铂恶兔簇惨呆悔霜癌托水篷塘椎响甜涛假舍彭变健辛鸡业瑟践拾泵柏呼黎也箭喊除寄凡棍粮零接楚通领扑挡使膏滞惊贝腿社腥宋员愚糖蒸担促胎像凳充膜归拳近并遂骄腔校腑独炊拓肖合际?处烃坪视掉鲁对风盆蓄懒铭概惧伟妄磨饭俄汇抗羔。
Scroll to Top